直到看见美国退守北美的战略决定,我才明白万通资本,93阅兵最大的意义就是可能让人类躲过一场世界大战。
问大家一个问题啊,德国决定入侵苏联是什么时候?答案是苏芬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当时全世界都觉得苏联是一个巨无霸,军队多得数不清,战机坦克世界一流。而芬兰呢?就是一个北欧小国,全国军队加起来还不如苏联一个方面军多,装备更是差了好几个时代。这仗看起来是不是应该像石头砸鸡蛋一样,一下就完事了?但结果让所有看热闹的人都傻眼了。这鸡蛋居然是铁做的,石头砸上去,自己先磕掉了一角,苏联红军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
他们一开始想着速战速决,结果一头就撞上了芬兰人顽强的抵抗和严酷的冬天。苏联的坦克部队在茂密的森林里根本施展不开,成了游击队最好的靶子。步兵穿着显眼的深色军服,在雪地里就是活生生的目标,而芬兰人穿着白衣,神出鬼没。
这场仗打了三个多月,苏联最后当然是赢了,逼着芬兰割了地。但你知道代价有多大吗?苏联方面公布的伤亡数字后来看是被严重低估的,根据现在的史料,苏军伤亡可能接近百万,光是阵亡、失踪、因伤致死的就超过十几万,而芬兰方面的总伤亡才不到十万。用一个超级大国的全部实力,去对付一个弱小的对手,却付出了十倍以上的惨痛代价,才勉强拿到一个惨胜的结果,你说怎么不会让德国产生误判。
希特勒本来对进攻苏联还有点犹豫,但苏芬战争的结果仿佛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他是不是会寻思着:原来苏联这个巨人是个泥足巨人,外强中干啊!我们德国军队刚刚在欧洲战场用闪电战横扫了法国这样的强国,连欧洲最强的陆军都被我们几周内打垮了,对付苏联这种表现拙劣的军队,岂不是更容易?所以你看就在苏芬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即1940年底,德国就正式发动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联虽然最后胜利了,但代价也是极其惨痛的,两千八百万人牺牲,一整代的年轻人直接在东欧的冰天雪地里给拼光了。
八十年后,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大家应该都知道,去年乌军对库尔斯克的入侵其实是北约发起的,跟俄军交战的基本是从北约现役部队或者退役出来的雇佣兵,战斗力极其强悍。当时俄军的精锐都去乌克兰了,守家的全是二流部队,打得不能说是非常吃力,而是直接被打懵了,一路丢盔弃甲丧城失地万通资本,直到朝鲜特种部队进入战场才勉强找回些场子。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上三常之一,又有大量的核武器,你说北约为什么敢冒着世界大战的风险,对库尔斯克发起闪电入侵战。要知道,这可是二战之后首次有人打进五常国家的本土,不管俄罗斯有什么借口,但这个脸必然是在国际社会上丢定了。而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打得太水了,你作为一个跟美国比肩的军事大国,居然跟乌克兰这样的小国打成了消耗战,甚至还被乌军反推了几波,那北约肯定以为你不中用了啊,他们肯定想趁此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俄罗斯的战略隐患。包括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俄和谈,欧洲之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出兵乌克兰,本质上也是由于俄罗斯在战争期间的糟糕表现。
所以混社会,尤其是混国际社会,想要保命的关键就是,你绝不能示敌以弱让敌人有种你很好拿捏的感觉,否则战争迟早会打起来!其实在前的十年,我们一直徘徊在战争的边缘。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之前,美国的思路是自己不下场,通过引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跟我们打间接的代理人战争,包括中菲南海仲裁、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印2020年边境冲突,但这些都被我们化解了。南海仲裁案,中国三军精锐云集,逼退了两只美国航母战斗群,完成了对南海地区的实际控制;钓鱼岛也在一轮接着一轮的海巡中被我们实控了;2020年,中印确实打起来了,但没有爆发热战争,印度惨败而归,后面就打算用经济战找补。
美国一看大家都畏畏缩缩,不敢向前,于是自二十年代后,他们就开始放弃代理人战争的思路,准备亲自上场跟我们打了,特别是在拜登政府的执政时期,越来越多的美国鹰派认为:要趁着美国国力对华还处于优势地位的窗口期,尽快发动战争打击我们。所以那个时候,美国有很多新战略都是冲着打世界大战去的。
比如2021年拜登上任后首次视察情报总监办公室时讲话称,美国跟核大国存在爆发热战争的可能性,要求情报界做好各项应对的准备。再比如五角大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不止一次地渲染过在未来五到十年跟中国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甚至美国海军上将直言,美军要做好在2027年跟我们开战的准备。比如美澳英三国的奥库斯联盟,美明确指出,援助澳大利亚核潜艇技术以在南海对抗中国,同时把澳大利亚作为冲突爆发后,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总基地。再比如自2022年起,日本导弹的采购数量疯狂激增,防卫省甚至下令靠近沿海的工厂修建防空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且均要求在2027年之前完成相关工作,这些都是美国在对华备战的最直接证据。
然后就是川普第二届任期了,在前四个月,我们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说是全面恶化,关税战一轮接一轮抬到了可以脱钩的地步,同时美国那边的金融战科技战也没停过手,大规模军事演习更为频繁,直到今年五月份,中美才迎来第一个转折点,有两件事在推动,一个是美国在非军事性的战争中没占到任何便宜,包括输了关税战,中国在EUV光刻机等多个科技战场中突破封锁。另一个就是五七空战了,歼10C作为只能在阅兵中以表演机出场的三流装备,居然一口气打掉了七架号称非隐身战机天花板的阵风,整个世界都被深深震撼了。紧接着川普的口风就开始变了,先是说它跟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再就是赶在第一轮关税战休战期结束的最后一刻,再次签署行政命令继续停战,从这个时候,外界就敏锐地意识到美国的对外战略的方向,可能要出现重大调整了,但还缺乏一个催化剂。
这支催化剂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九三阅兵。说句老实话,其实阅兵对美国的冲击力,并没有其他国家那么强,因为美国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确实非常强,对我们的先进武器研发进展有一定了解程度,但一些美军高官还是认为,中国搞的都是些花架子,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搞不好是故意拿来吓骗美国的,结果实战马上就来了。印巴空战后美国很快就从巴方那里搞来了一手情报,一看人都吓麻了,东大特么居然反向虚标武器性能,明明能打200km,他就写150,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以后展示出来的武器,你不但不能低估,反而还要往上多提几个等级。
所以当看到九三阅兵展示出来的一系列逆天武器时,川普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是一个滑跪,溜了溜了,从亚洲溜了,不跟中国作对了。你看阅兵刚结束一周,五角大楼就说要调整战略了,不再聚焦中国威胁,而是要看好美国本土和西半球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九三阅兵的最大意义,我们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就吓退了美国的军事冒险主义,并且还逼得美国打算从亚洲撤出,重回退守北美的孤立主义。
虽然时间过去快一周了,但阅兵中的一句话让我始终记忆犹新:80年后的今天,世界变乱交织,丛林法则抬头,战火硝烟频仍,人类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80年前是什么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武止戈,砥定乾坤,中华民族真正做到了,各国都应该感谢中国,感谢九三阅兵,因为它帮全人类避免了一场世界大战。
启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