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招商局

“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招商局

发布时间:2017-11-25

新闻来源: 办公厅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的“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招商局集团。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新网、未来网、南方网等10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网络媒体的20多名记者编辑组成参访团,在蛇口深入探访了招商局集团及其多元产业布局,细致了解作为央企龙头的招商局是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奋斗的。此次活动由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闫永带队。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宏在座谈会环节接受了记者采访。

  采访团先后参观走访了招商局历史博物馆、蛇口网谷“厘米空间”、太子湾邮轮母港、蛇口太子湾展示中心、蛇口集装箱码头(SCT)。

  在招商局历史博物馆,记者们为招商局厚重的历史文化所震撼,为招商局在洋务运动及改革开放初期所创造的N个中国第一点赞。他们表示,招商局的历史是民族企业的缩影,生动地反映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尤其对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具有样本意义。

  蛇口网谷的厘米空间是招商局旗下的国家级互联网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平台,拥有1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对通过录取审核的创业项目,提供3个月的免费办公空间和配套的基础孵化服务。截止目前,厘米空间CM Space孵化器已接收到来自全世界各地逾2000个创业项目的入孵申请,共累计孵化200多个创业项目。采访团陆续参观了厘米空间内的孵化空间、加速器及公共活动区域,并采访了相关创业者,同时亲身体验了“人脸识别”、“智能物业机器人”等新潮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走访,记者感受了招商局这家百年老店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双创”方面也走在前列。

  而在太子湾邮轮母港,开阔的海岸线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太子湾邮轮母港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可停靠22万吨级全球最大邮轮。自去年11月份开港至今,进出邮轮共计118艘次,总游客量近16万人次,航线覆盖9个国家和地区,共停靠35个港口。2017年上半年,招商系布局的上海、天津、厦门、深圳等邮轮码头共接待出入境邮轮 763艘次,占全国的72%;累计客流量179.69万人次,占全国的85%。

  采访团接着参观了蛇口太子湾展示厅,在这里记者们直观地了解到蛇口纳入自贸区后的大规划。通过视频演示、图片展示及沙盘模拟等视觉形式,展示厅形象地呈现了招商蛇口在园区、社区与邮轮三大业务上的协同发展,以及招商蛇口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及园区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的愿景。记者们表示,十分期待在招商蛇口建设下,未来城市的样子。

  招商局港航起家,港口实力现已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在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个港口,大多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上。采访团最后一站来到了蛇口集装箱码头(SCT)。“这么多集装箱,怎么把它们装卸运走呢?”这回,记者们目睹了码头的整个作业流程。高大的岸机离地面达40米,几十吨重的集装箱从船上转移到岸上全靠操作室的司机手动操控,每天24小时轮班,365天不休。看到司机们准确地从高空中再把集装箱吊放到货运车上,大家拿出手机,纷纷用视频记录下这壮阔的画面。

  在座谈会上,王宏介绍了招商局集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总的情况。一是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履职归来后,第一时间召开集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集团各下属公司纷纷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争创一流企业的热潮。王宏表示,李建红就报告所提的新成就、新时代、新判断、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等六个方面逐一对应,分析和指出了招商局集团过去的实践,现在的任务,未来的方向,号召集团上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展现招商局的新气象新作为,在新征程谱写招商局故事的新篇章,不断开创招商局更加辉煌的美好前景。王宏还就记者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双创”、自贸区建设、“前港-中区-后城”的“蛇口模式”等问题一一作答。

  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刘志民参加了当日座谈会。(袁洪其 余梓宏/文 唐蜀全/图)

  


  


  


  


  


  

招商局集团网站群

股东单位网站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