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是人体容易被冻伤的温度,
100℃,是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7000℃是地球熔岩的温度,能产生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
这座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即使与极端的温度为伴,也毫无怯意,只为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22℃的穿梭 呵护生活的新鲜
室外已超过30℃,海韵冷链的冻库内却是-22℃,罗树风全副武装驾驶着叉车来回穿梭,装卸冷鲜产品。近2000平米的冻库内,货量多时,每天他得工作12个小时,装卸货物超50吨。每一次跨越52℃的温差,都在为生活加1℃的美好。入行13年,罗树风依旧在为家人幸福生活奋斗,在漳州港最冷的地方,谱写着冰与火的生活赞歌。赞,真汉子!
36.5℃的期盼 守护患者的健康
在厦大附属医院开发区分院的病房内,看到体温计上显示36.5℃,姚伟娟长舒了一口气,俯身为患者捋平被子,“有不舒服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作为医院第一批90后护士,她经常调侃自己是“老护士”,轮班、打针、发药、输液……每一项已熟稔于心。“让病患的体温恒定在36.5℃,是我们工作的追求。”姚伟娟和同事们恪尽职守,24小时微笑着守护患者的健康,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
100℃的升华 收获幸福的滋味
100℃的高温下,面皮和生肉得到升华,香软包子是诱人的滋味,更是信赖的幸福。从凌晨4点到晚上6点,蒸馍坊一天要供应2000个面点,王丹梅忙碌并快乐着,“必须让顾客吃到新鲜包子,刚开始掌握不好量,当天卖不完的包子,都是成屉成屉的倒掉,看了都掉眼泪的。”她习惯听厨房定时器发出的嘀嘀声,喜欢看顾客心满意足的吃着包子,更珍惜与顾客同享这幸福的滋味。
665.5℃的焰光 照耀求知的梦想
“嗞啦”一声,665.5℃的火焰窜出灯芯,照亮孩子们眼底的智慧之光,他们围绕在潘四梅老师身边,专注地看着试管里的液体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回首初心,来到厦大附中任教这些年,潘四梅坚持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孩子们做试卷花一小时,我要花三倍的时间批改和记录,哪道题错得多,我上课就重点讲。”甘为人梯育桃李,潘四梅用22年的韶华浇灌梦想的种子,用挺拔的脊梁支撑着祖国的未来,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
1000℃的逆行 捍卫城市的安宁
面对火灾1000℃的火焰,即便穿上消防服也难以抵挡,但开发区消防大队的队员们从未退缩,始终勇往直前,和烈焰战斗、与时间赛跑、同死神争夺,拯救生命。“哪怕快一秒,都是危急时人们生存的希望。”消防员董铭锦说。每一滴汗珠,每一次逆行,都留下闪耀的橙色背影,践行着神圣的使命。感谢“逆行者”的全天候守护,让新港城更美丽、更安宁。
8000℃的焊花 点燃炽热的平凡
午后两点,漳州中集厂房内温度直逼40℃。焊工张彦雷穿着厚重的焊铁服,隔着面罩专注着焊台箱。每当电弧焊发出滋滋的爆裂声,温度就蹿升到8000℃。每天,他要喝4-5升水,用掉5.5公里长的焊丝,10余小时工作下来,衣服能拧出半斤汗水。焊工们穿着统一工作服,像一群灰蚂蚁忙碌着,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更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打拼,也为公司和漳州开发区创造着产值。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从24℃到30℃,他们可能遇到的温度是-22℃到8000℃,我们的幸福源自他们的工作温度。劳动者的温度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信念为帆,匠情为船,技艺为桨,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为岁月静好努力奋斗,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致敬,平凡而努力的劳动者! (方洁莹/ 文 施靓妮 吴清海 方洁莹/图)